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风险管控 > 正文

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的支撑作用有哪些

时间:2021-06-24 21:12
本文关于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的支撑作用有哪些,据亚洲金融智库2021-06-24日讯:

(一)财务共享与管理会计的联系1. 同属于现代会计在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已面临困境,财务转型势在必行,财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将各分子机构中分散、重复的财务核算和财务处理业务予以标准化和流程化,为财务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管理基础和组织基础,成为财务转型的第一步。财务共享不同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适应新经济形势的产物,其能够有效的突破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瓶颈,给予企业财务管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经济新态势下,企业为寻求自身长期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会计工作的重心也开始也从核算会计转向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企业计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相比于传统的会计工作,管理会计更加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其核心思想在于企业价值的守护与创造。可见,财务共享和管理会计均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工作,财务共享是财务流程再造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管理会计是在核算会计的基础上发挥管理功能的工具,二者均同属于现代会计的范畴,服务于现代企业的发展。2. 最终目标一致由上文财务共享的定义可知,财务共享的目标是管控风险、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这些目标是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后最基础也是最表层所展现的经济后果。但是,这些目标可以认为都是属于“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终极目标。成本的降低直接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不仅减少了费用的支出,而且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新的价值创造;风险的防范、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与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也间接的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虽然此价值不能立刻展现于财务数据上,却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支撑,其价值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管理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管理者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直接的目标是提供决策方面的信息,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同样是服务于组织的目标,而现代企业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因此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可见,财务共享与管理会计虽然各自实现的直接目标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均属于财务工作,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工具,最终目标都是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3. 加工处理的会计资料一致财务共享是将企业各分、子公司同类型可标准化的会计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主要包括应收管理、应付管理、资产管理、总账管理等。财务共享加工的会计资料是各机构的经济业务数据,机构将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的会计核算业务通过信息系统传送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核算。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是各机构的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其他资料。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报告,以帮助管理者作出相关的经济决策。虽然管理会计处理的信息不仅仅包括财务数据,但是财务数据仍然是管理会计最重要与最直观的信息。可见,相对与财务共享,管理会计加工处理的数据信息较宽泛。但是,二者所利用的会计资料基本是一致的,均来自于各机构日常的经营业务活动之中。(二)财务共享支持管理会计内容剖析管理会计目前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业绩评价、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和人才管理五个方面。财务共享作为企业整体财务数据的集合平台,怎样支持管理会计的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以下从财务共享的特点与作用出发,剖析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五大方面的支持。1. 成本管理支持成本管理是采用全成本管理理念,将成本转化为可对象化的费用,使成本的提取维度不断精准,从而控制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在财务共享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中成本管理的支持。第一,财务共享通过对作业更加精细、标准化的核算,有利于加强企业对整体作业成本的管控能力。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各机构按照自身的核算标准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最终整合给母公司。由于各机构之间财务处理可能存在差异,集团层面得到的企业整体成本数据的可比性与真实性均有所降低。实施财务共享后,各机构的作业成本核算集中于财务共享平台之上,财务共享中心统一规范各机构间的财务数据核算口径,集团得到的各机构的成本数据以及整合的成本数据将更加真实、准确、可比,使管理层能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各机构的成本动因以及企业整体成本情况,有助于企业寻找可优化的作业与流程,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加强集团的成本管理力度。另外,通过对各机构成本费用的分析和比较,明确各机构成本的来源,有助于集团防范机构虚增成本、侵蚀企业资产的风险,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的成本管控能力。第二,财务共享本身具有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下属所有分、子公司均需设置财务部门,配置整套财务管理系统,造成财务人力成本与系统成本较高。然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将各机构财务业务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处理,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了财务人员人力成本。实施财务共享后,一个员工可以处理多个机构的财务业务,在业务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少了财务人员数量,直接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在标准化流程与规则基础上,通过集中处理,提高了财务人员作业效率,间接节约了人工成本。可见,通过财务流程的再造,消除了重复的以及不增值的作业,优化了价值链,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可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基于企业成本管控的需要,从这一方面看,财务共享可以认为是管理会计中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的成果之一。 2. 预算管理支持预算管理是利用过去的信息,对未来的经济活动与财务结果进行预测,并通过对预算执行的监控和改善,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企业。在财务共享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中预算管理的支持。第一,财务共享有助于预算的编制更加准确。企业预算的编制是预算管理的第一步工作,只有制定合理有效的预算编制,才能真正起到预算管控的作用。企业的预算编制基本都是基于历史的数据分析得出的。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集团下属机构众多、财务数据的核算标准不一,使得集团预算编制工作繁重,且较难在集团层面制定统一的资源配置方案。实施财务共享后,统一的核算口径使得历史财务信息更加专业、可比,预算管理部门可以提取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标准化处理后各机构的财务数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在集团层面制定更加准确的总体预算方案。第二,财务共享有助于预算的执行更加有效。企业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最重要的一步,预算执行的效果是预算管理成果最重要的体现。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预算的具体执行与监控责任均是由机构自身承担,最后将预算执行结果汇总于集团公司,可见集团公司并未真正参与机构的预算执行之中,加大了预算执行不力的风险。实施财务共享后,各机构的经济作业集中交付于财务共享中心处理,集团通过对财务共享的财务信息系统设置预算管控,可以有效的并且精细的控制各机构、各费用的预算,保证预算的编制得到强力执行。同时,由于财务共享中心更具有时效性,能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反馈,改善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从而有助于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第三,财务共享有助于预算的分析考核更加公平。预算是一种数字化的计划,其本身具有可考核性,因而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考核工作成效,分析差异并改进工作。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各机构预算的执行具有独立性,其考核结果可能会引起各机构间、员工间的矛盾,不利于预算管理的进行。实施财务共享后,各机构的预算执行过程均由集团公司统一控制与监督,其预算执行结果也可以运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加大了考核的公平性,有助于实现有效的业绩评价与员工激励。3. 业绩评价支持业绩评价是企业对其经济状况及运行实质的评价反馈。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中业绩评价的支持。第一,财务共享有助于业绩评价指标更为全面。业绩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业绩评价指标的全面程度存在正相关性。在企业中,随着平衡记分卡这一业绩评价指标的积极引入,企业业绩评价指标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与全面。平衡记分卡作为一种框架性的评价方法不但与企业的短期战略有关,而且需要把短期战略的行动方案以及对行动方案的度量,与长期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构造出公司战略和实施动态发展的全过程,更好地反映企业经济状况。其基本思路是将涉及企业表面现象和深层实质、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方面,并针对各个方面的目标,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服务。然而这些指标的获取与衡量需要更加系统化,精细化的数据支撑,而财务共享恰恰可以提供这种精细化、系统化的数据。第二,财务共享有助于业绩评价结果更为准确。业绩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与业绩评价指标数据的正确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即业绩评价指标数据的准确性越高其业绩评价的结果就越准确,反之则越低。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部门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用于费用报销、会计核算、对外报告等基础业务的处理。鉴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过度分权,各机构以自身为中心追求利益最大化,会计核算准则也因机构的主观选择性而各具特色,从而造成数据核算口径的不一致,大大弱化了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财务共享做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流程管理、组织再造等多维度学科知识,提供标准化、规模化、流程化的数据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来评价企业业绩,大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4. 信息系统支持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下,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中信息系统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财务共享有助于管理系统的建设实施。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信息化推动和加强企业自身管理会计等各项工作。推进面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企业建立和发展管理会计重要基石。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资源进一步开放和共享,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广泛和快捷,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之间融合加快,为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也意味着管理会计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海量的数据中寻找和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予以整合分析,这一过程不借助信息化很难实现。因此,坚持大数据为基础,推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能够保障成本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评价等更加高效、顺畅地运行和开展,是有效支撑管理会计应用的时代要求。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流程化、精细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存在对信息技术的内在需求,财务共享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升级与完善,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是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可以说加强了企业内部相互制约的管控能力。5. 人才管理支持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战略性、核心性资源。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下,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中人才管理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财务共享释放会计基础核算人才。会计人才作为企业人才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截至目前,虽然我国共有1660万名会计人员,但总体来看,我国管理会计方面人才匮乏,其难以有效支持企业经营决策。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集中式或分散式的管理模式,而是通过将各业务单位分散进行的某些重复性的业务集中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去处理,这种创新一方面克服了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随着企业集团成员的不断增加,组织机构逐渐庞大,需要的管理机构与服务机构也越来越多且不同的单位都需配备相似的职能部门的局限,释放了各机构财务部门的基础核算人员,让更多的人员和精力投放管理会计方向。第二,财务共享为企业输送管理会计人才。面对我国严峻的竞争形势以及财政部对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要求,管理会计体系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必要,然而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随着财务共享内部核算人员的统一培训和工作,使得共享中心的人员更加熟悉整个企业的业务模式与经济实质。此外,核算会计的工作积累为管理会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财政部大力支持管理会计发展以及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不断引入与应用至企业的背景下,为适应我国政策的调整与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应不断探究两者间的内在关系。以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和财务共享的特性为基础,剖析财务共享在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信息系统、人才管理等方面对管理会计的支持,以期为已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发展管理会计提供建设指引,同时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和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更进一步的发展。

  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的支撑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数据的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大数据中心。通过共享模式,把原来分散在各个分支机构的数据汇总在共享中心统一来处理。战略分析、决策支撑的数据可以由共享服务中心的大数据中提供。  第二是管理的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制度和规范内嵌在流程中控制和实现,强化了企业的管理基础。  第三是人才的支持。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去年曾提到,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培养一大批合格的管理会计人员,要实现转型。通过采用财务共享的新模式,可以促使企业会计人员转型,强化管理会计能力。  由于会计信息人工核算量的减少以及公司利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对财务监控的加强,公司内部财务工作在其流程上更加能够体现出会计核算与管理会计的分离。在这种大趋势下,公司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在共享服务模式下,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会被扁平化的服务组织所代替,原有组织和流程中某些角色和职能也将发生变化。曾有人估计,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以后,其财务人员可削减1/3至2/3。但有业内人士表示,会计信息化不会使财务人员闲置,对于需要重新分配岗位的财务人员来说,再次分配也算不上分流,而是又一次转型。


专题推荐:作用(88)支撑(2)管理会计(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作用(88)支撑(2)管理会计(2)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版权所有
  亚洲金融智库网主要提供风险管控,网络安全,舆论公关,金融法务,金融培训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