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风险管控 > 正文

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是什么?

时间:2022-03-13 20:07
本文关于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是什么?,据亚洲金融智库2022-03-13日讯:

1、缺乏全生命周期风险控制的概念,基础信息缺失造成过程安全管理推进难度大。

对全生命周期不了解的企业,往往没有过程安全管理的概念,尤其是建厂较早的企业。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错过了过程安全管理中技术性最强、最能有效控制风险的阶段可研和设计阶段。

2、识别不出重大风险,风险没有分级管理。

企业管理上做得再精细,硬件上存在重大的薄弱环节,出事故是早晚的事。因此,当务之急是先把最薄弱的环节找出来。

企业相对了解较多的是装置HAZOP分析和安全仪表系统的SIL评估,这是发现装置本质安全漏洞的有效手段。但一些企业的HAZOP分析报告存在较多问题,基本识别不出装置存在的重大风险。

而对于重大风险的判定也未经过认真分析。如有的企业简单地认为重大危险源就是重大风险、危险工艺就是重大风险。这样的分级没有任何作用,企业不再使用风险辨识工具辨识风险,企业负责人要管控工厂里所有的风险,这就等于没有开展风险分级管控。

3、企业在设计阶段的工艺危害分析参与度不足。

可研、设计阶段是工艺危害分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要输出大量的文件资料,这些文件资料是支撑企业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的基础。

很多企业的技术人员在设计阶段很少参与,设计扔给设计院,评价扔给评价公司,甚至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是看不懂PID图,一切以完成工作、通过审查为目的。这种情况下,大量的风险被隐藏在设计文件里,实施在装置建设期,到了运行阶段,处理成本几何级别上升,只能搁置一旁。

5、运行阶段工艺危害分析流程存在漏洞。

在运行阶段,工艺危害分析最常规的是用于辨识设备设施的SCL检查表,以及用于分析作业过程风险的JHA/JSA分析表。很多企业的流程是负责人派任务给部门、部门派给车间、车间派给班组、班长扔给操作工,然后一级级收集汇总。整个过程缺少统一的辨识分析方法,缺少风险基准。

操作人员的现场操作经验丰富,但对于标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较差。在此情况下,企业工艺危害分析过程中辨识的全面性、风险的概率、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均不会准确。风险管理要全员参与。在流程设置上,要规定好决策层干什么,技术层执行层干什么,操作层干什么。

6、风险管理中安全管理部门职责错位,专业部门不知道该干什么。

在整个工艺信息管理、工艺危害分析过程中,企业给专业部门赋予了什么样的职责,决定着过程安全管理在企业推行的效果。前面讲到,在运行阶段,一些企业工艺危害分析的流程是负责人-安全部门-车间-班组,是没有专业部门的。

很多中小企业专业部门的设置是为了随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哪里坏了修哪里。另外,很多企业的专业部门不了解安全的基础理论,不掌握失效概率、后果模拟等风险辨识的基础方法。

工艺安全信息、工艺危害分析贯穿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在加强过程安全管理的工作中,企业应该先做到以下几点:

1、工艺安全信息管理上尽快“还账”。

安全上欠的账迟早要还,不存在死账、坏账。反应风险评估、HAZOP分析要重新审视,有问题的要重新做,措施要落实,人员要培训,缺的资料想办法补,设计资料丢失的找设计院重新出。同时,建立工艺信息管理的相关流程,资料保存齐全完整、企业人员会学会用,尤其是不能再丢了。

2、对重大风险抓紧“布控”。

帮助企业负责人树立重大风险的意识。针对重大风险,按工程、技术、个体防护、保护层等要求制定各类控制措施。

最关键的一步,将最大的风险分给一把手去落实管控措施,第二大的分给二把手,以此类推。并且明确这些责任人按照什么频次进行排查,模拟管控措施失效造成的事故演练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排查不到的承担什么责任,发生失效的承担什么责任。这些要求企业必须写进制度里,在安委会或职工大会上通过。

3、尽快梳理风险辨识的流程,人员抓紧“补课”

抽调人员成立风险辨识小组,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小组的目的是统一企业风险可接受基准、风险辨识分析工具选用、风险分析输出内容、员工需要掌握的标准。要对辨识内容、辨识方法、辨识基准进行集中培训,对基层车间上报的辨识结果进行集中审核、审批,对完成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将风险辨识还给专业部门。专业部门要牵头识别专业部门的风险,要排查治理专业部门的隐患,对专业风险管理承担责任。常规做法是安全部门培训辨识方法,专业部门组织属地单位开展风险辨识,安全部门汇总、分析,找出规律,检视措施,为决策层提出建议。这项工作需要企业在风险管理中明确地分配职责。

培养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

有的风险辨识企业很难具备能力,如SIL评估、HAZOP分析。但企业至少要能看懂报告,能参与报告的编制,能给中介的报告提出建议、挑出毛病。毕竟对企业最了解的还是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不要把自身的安全完全交到别人手中。

学会看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现状评价、验收评价、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等报告有着相对严格的编制程序,里面涉及到很多企业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风险辨识结果和方法,是比较适合用于普及的。

一、政策风险

经济政策风险是指在建设期货经营期内,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致使实际的经济效益与预期的经济效益相背离。

从本项目来看,公司面临一般企业共有的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可能对项目今后的运作产生影响。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些因素来自公司外部,是公司无法控制和回避的。

随着潜在进入者与行内现有生产的产品遇到强有力的对手而竞争不足;原料、燃料供应不足;产品实际价格与预测发生偏离而引起产品滞销待销等。

对策:

1、规范内部管理,固化运作流程,实现对经营流程各环节的优化和控制,提高企业管控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2、搭建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采购、销售、仓储、配送、技术开发、质量、计量集成管理和数据共享,帮助企业科学制定销售、采购、加工和配送计划,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能观性和能控性。

3、财务数据从业务数据自动形成,财务业务一体化,提高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资金周转效率。

4、建立科学、实时、准确的成本核算系统和统计分析系统,满足经营分析、绩效考核和管理决策需要。

5、实现全过程的客户关系管理,密切顾客联系,科学进行顾客需求和行为分析,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实现密切联系客户,及时掌握资金和订货动态。


专题推荐:风险(1292)对策(76)分析(54)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构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哪些要素 ·下一篇:没有了
风险(1292)对策(76)分析(54)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