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风险管控 > 正文

p2p的信用风险如何规避

时间:2022-03-26 12:49
本文关于p2p的信用风险如何规避,据亚洲金融智库2022-03-26日讯: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或许只体会到投资人出资给借款人、借款人归还本息给投资人这样表面的双向线条。但事实上,每一个环节的背后都隐藏着庞大且周密的风控措施,正是这些环环相扣的风控,才能保障投资人的每一笔本息。很多人认为P2P平台进入门槛很低,但事实上,其对金融端和互联网端的要求都非常高。对于那些高杠杆下附带担保的P2P平台,如果承担的损失远远高于资本金时,就将面临破产。仟邦资都的专家分析指出,那些发生流动性危机、挤兑风波的P2P平台,核心问题就出在风险控制上。

如何防范p2p网络信贷行业的信用风险问题

信用风险是存在的主要风险,一旦借款人不还钱,那么P2P网贷投资者就有损失本金的可能性。在我国,许多作为资金中介的网贷平台充当了担保人的角色,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款,则平台会先行垫付本金或者本息,这能够让投资人避免借款人逾期不还款的信用风险,继而保证投资人的本金安全,而所有的风险只在于网贷平台本身是否可靠,平台自身是否能够承受逾期的压力。只要平台存在,那么投资者几乎就没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p2p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是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的?

按照借款标的单笔金额大小来分类,超过100万以上的基本都是用来生产经营的,需要用类似银行的借款风控手段,了解这个老板、这个行业、这个业务,另外再加抵押物,因为借款100万已经有足够动力让这个人跑路了。20-100万之间,可以用类似IPC的风控技术,类似目前包商银行、中安信业(前期)、证大速贷(前期)都是用这种风控技术来放款,类似银行审核手段,了解行业、模式、老板。这类贷款基本没有抵押物,但是由于风控手段是需要靠近客户,因此不能集中化审核,导致各地分公司审核标准不一致,因为类似银行的风控方式里面涉及了很多信审员的主观判断,而这些主观判断很难量化和统一,而且有经验的信审团队培养和扩张非常慢。这也是中安信业和证大速贷在近年从IPC模式转向集中审批模式的一个主要原因。1-20万之间的信用无抵押借款(我们爱钱进主要的借款客户类型),使用总部集中式的数据化风控模式管理风险,可以比较好的解决审核标准不统一,以及审核人员快速扩张需要依赖长期经验积累的问题。各地营业部负责收取借款客户资料,由总部信审团队来统一作出批核。在总部风控部门设立方面,主要分成三个部门:政策和数据分析部、风控审核部、催收部。政策和数据分析部下面分成三个主要部分:政策制定团队,包括确定目标人群、设计借款产品准入政策、核批政策、反欺诈政策、催收政策等,并固化到决策引擎系统和评分卡;数据挖掘分析,对逾期客户进行特征分析、产品盈利分析等;数据建模团队,根据数据挖掘,对逾期客户特征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政策和数据分析部的三个部门工作相互关联,成果是制定贷款产品政策,包括前端营销、中台审核、后台催收的各项政策制度。风控审核部主要包括初审部、终审部和稽核部,主要职责是审核判定借款人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结合决策引擎和评分卡等对客户作出是否核批的决定。催收部按照客户逾期时间长短,分为初催和高催,主要职责是根据催收评分卡和决策引擎,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工作。

科学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测、对冲和控制风险的技术风控技术是解决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不管是引入担保转移风险、借款小额分散、大数据风控模型都是信用风险的技术手段。P2P从借款业务层面上讲,更多应该是专注于3-100万(3万以下可以有信用卡承担,100万以上金融机构可以满足)之间的小微企业经营性借款,这是银行、小贷和担保公司目前很难覆盖的领域。在这种业务模式中,特易贷特易贷独创的比肩德国IPC标准的微贷技术,能够有效的识别和控制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特易贷在每个开展业务的城市都设有独立的风控小组,坚持对每笔业务实地调查、交叉检验。同时,风控专员利用自身的专员知识和调查过程掌握的信息为借款人编制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表和损益表。特易贷的微贷技术重点关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破除抵押物崇拜的粗放借贷模式。强调贷前的审核能力而不是贷后的催收能力的平台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控制运营过程中的操作风险除了要有制度保障,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重要的手段。在贷前尽职调查、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阶段,借助先进系统可以避免人员操作的低效和失误。微贷需要规模化才能产生效益,实现规模化的重要前提是操作的信息化。特易贷的系统开发人员结合互联网和微贷特点,从信贷审批、贷后管理、财务管理、员工和客户关系管理都开发了一套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


专题推荐:风险(1334)管理部门(11)风险管理(883)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风险(1334)管理部门(11)风险管理(883)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