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舆论公关 > 正文

能否把宗教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心理自助上?

时间:2021-07-12 16:20
本文关于能否把宗教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心理自助上?,据亚洲金融智库2021-07-12日讯:

如果你愿意信受佛教,那么回答是完全肯定的。这是因为,现代人所说的“心理自助”、“自我完善”等等这些内容统统属于佛教修行的一部分。

但是,我没有借用你问题中“运用知识”这个概念,而是用“信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佛教乃至大多数宗教的特点与世间学问技艺的特点不一样,就是宗教实践一般都依靠“信心”作为基础。
这个问题要是详细探讨起来就深了,这里只能简略阐述一点。

请你回忆一下青少年时期受过的教育:你觉得,我们现在教育体系中的道德教育,有什么可观的成效吗?大多数人可能都回答否,为什么?因为脱离了宗教的道德教育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流于说教,不能真正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教育,教人要做好人、做好事,可是人为什么要做好人、做好事?它会说是为了伟大的理想。可是我要说的是这把教育的因果颠倒了:如果一个人真正具备乐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他基本就不再需要道德教育了。换句话说,就是这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教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但没有从深刻的、面向个体的层面揭示为什么应该那样、不应该那样,也就是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当为,不知其所以当为”。
于此对照,宗教的教育方式则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譬如说佛教,佛教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价值取向是有其深刻根据的,那就是对于个体而言,人人都喜欢快乐、幸福、满足,人人都厌恶痛苦、不幸、缺憾;佛教之所以教人行善的根据在于佛教认为行善能够招致快乐、幸福、满足的果报,而作恶将招致痛苦、不幸、缺憾的果报。
其他主流宗教虽然不透彻阐释三世因果,但也有其一定的善恶罪福的因果律。宗教的这种教化形式就超越了非宗教化道德教育的“流于说教”的局限性,而能够使人、使信仰社会将道德观念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刻骨铭心,普及老幼妇孺、各个阶层,形成真正的社会伦理道德约束。

我们中国人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有许多优秀的民族素质,但也不可回避,我们也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有一些民族劣根性。其中有一点就是“自作聪明”并因此形成的宗教信仰淡薄的社会氛围。清末民初在引入西方文明时,就忽略了西方文明的某些思想制度所植根的那种宗教信仰社会状况和个体素质。
而当前,又有一些学者在复兴“儒学”的时候,依然故我地无视宗教意义,而企图推行非宗教化的现代儒学,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国民素质。试问:没有宗教的因果教育,儒家的道德说教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说教又有什么本质不同呢???

就此打住,上面的话您可能会认为跑题了。
其实没有,因为我猜到您内心可能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把宗教当作一种古代知识的大杂烩、当作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或者当作可以淘到养生健身术的旧货摊。实际上,宗教是圣人开创的人类心智教育体系,其中涵盖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完善的丰富内容,但是如果你忽略了宗教教育的“以信为本”的特点,你可能无法驾驭你了解的宗教知识,这种没有信仰基础的宗教方式的心理自助的效果也是无法预料的。
如果不是很明白,请静下来深思一下。

最后送您一句话:你问“能否把宗教知识运用到心理自助上”,那么请问:你能否相信这些宗教知识呢?继而相信这些宗教知识可以改善心理呢?你会做出怎样的判断和抉择呢?

最重要的,当你提出此问题、为之困惑的时候,反观汝心,究竟是你的心理在帮助心理,还是宗教知识在帮助心理呢?有部佛经--《圆觉经》上有句名言:“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应该是可以的,因为神的话语有能力,可以给人带来力量,平安,信心等等好处.

完全可以.学佛吧.可以摆脱烦恼并得大自在.阿弥陀佛!

1


专题推荐:面的(167)用到(8)宗教(1)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面的(167)用到(8)宗教(1)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版权所有
  亚洲金融智库网主要提供风险管控,网络安全,舆论公关,金融法务,金融培训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