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舆论公关 > 正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遵循什么原则,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时间:2022-05-26 02:44
本文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遵循什么原则,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据亚洲金融智库2022-05-26日讯: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十一条: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扩展资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1、成因的多样性

如各种烈性传染病、地震、水灾、火灾等,像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最重要的就是地震以后会不会引起新的、大的疫情,要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是很艰难的,所以党中央也高度重视地震是否引起新的疫情,各级政府部门非常关注,从而避免了大灾之后必然有大疫的情况。

公共卫生事件与事故灾害也密切相关,比如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交通的事故等。社会安全事件也是形成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生物恐怖等。另外,还有动物疫情,致病微生物、药品危险、食物中毒、职业危害等。

2、分布的差异性

在时间分布差异上,不同的季节,传染病的发病率也会不同,比如SARS往往发生在冬、春季节,肠道传染病则多发生在夏季。分布差异性还表现在空间分布差异上,传染病的区域分布不一样,像我们国家南方和北方的传染病就不一样,此外还有人群的分布差异等。

3、传播的广泛性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时代,某一种疾病可以通过现代交通工具跨国的流动,而一旦造成传播,就会成为全球性的传播。另外,传染病一旦具备了三个基流通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它就可能在毫无国界情况下广泛传播,这是第三个特点,也就是传播的广泛性。

4、危害的复杂性

重大的卫生事件不但是对人的健康有影响,而且对环境、经济乃至政治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2003年的SARS流行,尽管患病的人数不是最多,但对我们国家造成的经济的损失确实很大。

5、治理的综合性

治理需要四个方面的结合:

1)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结合,我们不但要有一定的先进技术还要有一定的投入

2)直接的任务和间接的任务相结合,它即是直接的愿望也是间接的社会任务,所以要结合起来

3)责任部门和其他的部门结合起来

4)国际和国内结合起来

只有通过综合的治理,才能使公共事件得到很好的治理。另外,在解决治理公共卫生事业时,还要注意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社会体制、机制的问题;工作效能问题以及人群素质的问题,所以要通过综合性的治理来解决公共卫生事件。

6、新发的事件不断产生

比如1985年以来,艾滋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2003年,非典疫情引起人们的恐慌;近年来,人禽流感疫情使人们谈禽色变;以及前段时间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手足口病等都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7、种类的多样性

引起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生物因素、自然灾害、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各种事故灾难等。

8、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问题比较严重

比如1988年上海甲肝暴发,1999年宁夏沙门氏菌污染食物中毒,2001年苏皖地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2002年南京毒鼠强中毒品,2004年劣质奶粉事件等。这些事件都属于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引起的卫生事件。

9、经费投入不足

忽视生态的保护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滥用和管理不善,都会使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

10、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严重

公共卫生事件不但影响我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处理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2.及时报告的原则;3.调查与控制并举的原则;4.分工合作、联防联控的原则;5.信息互通、及时发布的原则。 应急预案: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质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专题推荐:公关应急预案解决方案(6)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下一篇:没有了
公关应急预案解决方案(6)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