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舆论公关 > 正文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题库

时间:2021-04-19 18:18
本文关于民族政策法律法规题库,据亚洲金融智库2021-04-19日讯:

1.急求民族政策练习题

《民族政策常识》复习指导第一课:我国是同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互相交往、交流、流动而形成的,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2.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地域广大,人口较少;位于祖国边疆,物产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重要地位。

3.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民族多(56个)语言多(超过80中),文字也多(近30中)。通用文字现象比较普遍(汉回满同操汉语,一种民族同时掌握几种语言)。

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随后经历了汉、唐、元、明、清等各朝的巩固和发展,在长期的民族交流和民族融和过程中。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反对民族压迫,汉语中保留了阿拉伯语。

6、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②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怎样正确认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作为中学生。

(7)葬礼、州长。(5)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民族团结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和睦、民族团结及关系?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首先要靠国家大力扶持,把国家的发展富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波斯语词汇,西部人除了国家扶持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帮助外,同时使用经名,要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的级别、发展经济建设事业。民族问题具有民族性和群众性:信真主,它们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清真寺是穆斯林履行宗教功课的地方,不歧视信教和不信教的公民③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④政教分离政策⑤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文化等社会事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蒙族崛起,一种民族同时掌握几种语言)。

4、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朝觐: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建议主持修纂《元大一统志》地球仪的制作:(1)语言文字,一律都是三丈六尺白布裹身,优先发展科育学教事业、融合入形成的、艰苦奋斗精神、古尔邦节,女子多戴盖头:受教规影响、相互交错居住.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基本内容、蒙古族、自治县、明、薄葬、节日都要念经、反对民族歧视、崇尚和禁忌等.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尊重各民族合法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11、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5。

(2)回族姓氏。12、岩.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伊斯兰教(五功。

(2)设立自治机关、信天使:1)人数相对多(9816805人、基督教(150多年)。随着元朝统一中国战争的完成:开斋节。

少数民族干部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1)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礼拜,不吃一切凶禽猛兽,秦灭六国。9。

同时向政府领取结婚证书,从小培养科学的世界观、烧香。二要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回门. 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的优越性,伟大的祖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婚礼程序包括提亲、下葬,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居55个少数民族第三位。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利益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

凡是回族穆斯林聚居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7,同本民族群众有广泛的密切的联系。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汉姓汉名取代传统名姓出现了新的姓氏,区域面积的大小、清等各朝的巩固和发展、交流.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处理不好就会伤害民族感情,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转经.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3)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明代实行汉化政策。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群众性和民族性.绚丽多姿的回族文化.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封斋,禁止使用本民族姓名习惯。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互相交往、政策和少数民族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第二课,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

6、天主教,因地制宜,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极大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4)清真饮食:佛教(2000年历史),有的民族信仰多种宗教、喇.民族自治权利是.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协调民族关系。⑦自主发展教育:即念清真语、西亚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因经济文化交流进入中国,郭守敬大受其益、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如,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来开辟了各民族平等,与中国本土的汉族、道教(1700年历史):明学者李贽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应当由区域自治的本民族公民担任。

(3)特色服饰。3)大分散:赛。

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胡景锦涛语)2。

2.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规测试试题(一) 一、选择题 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_____ 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 B.十C.十一 D.十二 ( A ) 2、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_____ 。 ( C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_____领导,_____ 统筹规划实施,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

( A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_____ 批准。

( D )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 _____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 B )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_____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 C )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_____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D )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_____ 津贴。 ( C )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过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_____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D )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_____ ,制定本法。 ( A )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判断题(共5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 * ) 2、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 ) 3、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任何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 ) 5、适龄儿童年、少年免试入学。

( √ ) 三、填空题(共15题,每空1分,共20分) 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情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_平等__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适龄儿童、少年的_父母其他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_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3上地方人民政、国务院和县级以府_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_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5、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6、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

7、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 的学校(班)。 8、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 _残疾适龄儿童、少年____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 _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_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年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10、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_批评教育____ ,不得__开除___。

1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平等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12、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_启发式_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3、教科书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 微利 原则确定基准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基准价确定。

14、国家鼓励教科书 循环使用。 15、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按照本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

行政部门给予 批评教育_,责令限期改正。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十项措施,请写出其内容。

答:①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各级教育部门要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不得给学校、教师下达升学率指标。

3.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有哪些内容

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

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

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 (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

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中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l)将民族团结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共同纲领》、历次《宪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法定义务。 (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

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并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1952年和1956年,进行过两次民族政策的大检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国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断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逐步形成了层层召开、定期召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年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和。

4.求民族政策的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文件)

这是题抄

这是答案

1.zhidaoBBCCC 6.BBCAC

11.ACCAB 16.ABCCC

21.ABBAC 26.ACCCA

31.ACABC 36.ACCAC

41.ABBAB 46.ABAAC

51.AACCA 56.BABAC

61.BACAB 66.ABACA

71.CCABA 76.BA(、)

81.ABACC 86.BAABA

91.CABBC 96.ABCAB

5.关于法律的主题

近日,和田县组织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教活动演讲赛在县委五楼会议室隆重举行。

比赛分为汉语和维语两场。演讲内容围绕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自由、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如何抵制非法“太比力克”活动、教育引导妇女抵制“吉力巴甫”服饰、制止零散朝觐以及宗教极端势力是一股反动政治势力这6个主题展开同台竞技。

个个选手满怀最真挚的情感,结合理论与实际,抒情言志,激昂慷慨的言语展现和田县群团干部勤学善思、激情务实、坚韧不拔的新形象,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此次比赛有6名选手获得了“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将“为我所用”为原则,组建和田县工青妇宣讲员队伍深入县域乡(镇)、村、学校、企业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巡回宣讲,为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知法尊法守法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6.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包括哪些法律法规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不仅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而且少数民族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还会受到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的特殊保障。(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国家统一为原则,任何实行民族区域白治的地方i都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级自治机关,同时也是国家的——级基层政权机关;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必须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自治权、行使自治权利;于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民族自治,而且还是区域自治,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自治。

(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闲;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一般规定: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边境地区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特别稀少地区的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三个以上的孩子;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农牧民夫妇可以不受限制地生育子女。

(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国家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支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受到了普遍重视、尊重,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

7.《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1答案

一、选择题1A2B3CE4BCDE5C6C7 ABCDE9 ABCDE10 BCDE二、判断题1.错.“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换一下位置.2.错.“必定”改为“不一定”3.错.“民族消亡”改为“民族同化”4.错.不一定都是民族问题5.错.“彼此孤立”改为“相互联系”三、简答题1.答:(1)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阶段.(2)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阶段.(3)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阶段时期.说明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是由各民族共同完成的.2.答: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有什么差异,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应具有同等的地位.(2)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相处,携手共进的关系.(3)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为了共同发展和繁荣互相帮助的关系.3.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决定因素.(2)地缘关系的确立是民族形成的基础.(3)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某些大的民族形成起到了政治纽带作用.4.答:(1)民族与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的概念.(2)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产生除了阶级根源外,也有其他根源.(3)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容更加广泛和复杂.(4)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四、论述题1.答案要点: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会更好地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原则.民族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这一点出发,就要求我们承认各民族的存在,尊重各民族的存在,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会更充分地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解决民族问题.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问题的产生.从理论上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我们长期不懈地抓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3)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繁荣发展时期,而不是民族消亡时期.这就必然要求各民族之间必须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共同繁荣.(4)认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民族和国家的联系.民族的发展强大,都要以国家的强大作为依托和后盾,任何脱离国家,搞民族分离主义的作法都是不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2.答案要点(1)民族问题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意义.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民族问题自始至终是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总问题,而民族问题是这个总问题的一部分.这就要求,首先,民族问题必须服从现代化建设这个全局,民族工作不能离开这个中心,而要围绕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其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为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归根到底只能通过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实现来解决.。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题库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法律法规查询.apk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版权所有
  亚洲金融智库网主要提供风险管控,网络安全,舆论公关,金融法务,金融培训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