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风险管控 > 正文

政策性银行贷款的风险识别

时间:2022-04-08 20:20
本文关于政策性银行贷款的风险识别,据亚洲金融智库2022-04-08日讯:

(1)政策性的产业风险。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主要投向能源、交通、原材料等“两基一支”项目和“高科技”项目,这些项目或者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较差或者是风险较高。同时国家将根据宏观经济走势调整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发展的重点行业会有所转移,对项目的支持力度可能变化,这直接影响着贷款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贷款的偿还能力。 (2)宏观经济周期风险。当经济处于低潮时,政府需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政策性银行必然会受到政府的影响,增加贷款项目,提高贷款数额。为了完成政府的投资计划,达到刺激经济的需要, 银行会放宽对项目的评审条件,对风险大的项目也予以承贷,而未认真考虑项目的未来进展及项目的偿还能力。(3)商业银行的代理风险。目前,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分支机构和网点都处于稀缺状态,很多贷款都是先拨给其他商业银行,由其代理具体的贷款业务和对款项回收进行管理。但由于对中国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还没有立法规定,造成代理行的职责义务规定不具体,约束力不强,甚至有些代理行对项目监督管理流于形式,从而使开发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较大。(4)政策性银行和接受贷款项目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政策性银行和银行内部的管理决策人员得不到充足有效的信息来支持决策。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决策导致了贷款银行的“逆向选择”选择错误的客户或资金运作方式。政策性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国有经济,许多国有企业信用观念淡漠, 自我约束意识差,自有资本不足,长期亏损,往往将政策性贷款当作非财政性资金或救济优惠加以挤占挪用;中国的各类投资主体在现有投资利益格局下,都存在投资扩张的冲动,对政策性资金的需求大。这些动机会导致贷款企业作出夸大项目效益的可行性报告,而贷款银行缺乏项目相应的内部信息,难免出现风险。(5)项目的担保风险。政策性银行在与贷款方签订的贷款协议中虽有担保条款,是项目贷款数额一般较大,一般企业无力担保。一部分大额贷款采取以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的保证方式,抵押、质押相对偏少。这在法律上缺乏担保效力,对贷款方没有实际约束力。(6)项目建设中的完工或超概算的风险。由于各种原因,项目超工期、超概算、甚至无法完工,这会对银行的贷款形成“倒逼”,使得银行形成贷款项目的“路径依赖”(贷新款才有可能收回旧款), 从而给信贷项目带来风险。(7)项目完工后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项目完工并不意味着贷款的收回,项目完工后面临着相应的产品和服务销售的市场风险,这直接决定着投资方的投资效益,从而也影响着贷款本息的回流。


专题推荐:贷款(228)识别(64)政策性银行(1)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贷款(228)识别(64)政策性银行(1)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