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舆论公关 > 正文

如何处理公共关系与职业道德存在的矛盾

时间:2022-01-05 07:54
本文关于如何处理公共关系与职业道德存在的矛盾,据亚洲金融智库2022-01-05日讯: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在有计划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与相关公众进行双向沟通中形成的一种互利关系。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职业道德, 是对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总称。一般讲, 社会上有多少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社会需求复杂多样, 对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智能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一项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大学生素质主要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等。但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现状与社会要求差距过大, 结果在求职面试中由于素质太差而被淘汰。这些都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学习一套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本领的念头。面对激烈的竞争, 大学毕业生更应该重视职业道德, “做一行, 爱一行”。遵守纪律, 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对工作认真负责、脚踏实地; 尊重同事, 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促进自我素质的提高, 把自己塑造成能解决实际问题, 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公共关系课程的开设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公关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公关技能,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促使大学生力求适应社会意义重大。
一、公共关系促使大学生观念更新
首先, 公共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形象意识。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形象。在现代社会, 良好的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它意味着公众对组织的依赖和良好评价。公共关系工作的首要任务, 就是塑造组织良好形象, 而组织形象是通过组织中个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是组织中个人形象的总和, 个人的形象和风貌直接体现组织的形象和风貌。因此, 组织的每位员工在对外交往时注意自己的形象, 实际上就是在维护组织的形象。个人形象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及组织的命运和前途。在求职中, 极力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要讲究仪容仪表、礼节礼貌, 要准备好资料, 重视传播, 巧妙地介绍自己等, 都离不开相关的公关理论的指导。现在大学生当中独生子女较多, 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同事常常是“不闻不问”或者“视而不见”, 缺乏应有的礼仪修养。作为在校大学生通过公共关系形象理论和相关实务的学习, 对于自身形象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以便改正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公共关系理论在个人形象塑造方面, 特别注重系统整体、公平对等、遵时守约、和谐适度的原则, 同时在外在美和内在美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不仅注重外貌的洁美、服饰的适宜、言谈的优雅、举止的得体等, 更加注重培养公关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做到实事求是、热情诚恳、正直无私、宽容大度、谦和不骄。对于大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把自身与工作单位切实紧密联系在一起, 增强组织观念、形象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 公共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争已成为驱动人们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发掘个人潜能的基本动力。当代大学生应充分理解竞争对个人生存、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竞争观, 要学会竞争, 正当竞争,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承认竞争但不能否认合作或排斥合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 团结协作变得更加重要, 人们必须学会合作, 通过合作来完善自我, 发展自我。而与人合作首先必须学会尊重人,团结人, 赢得别人的认可。然而当今大学生, 他们中独生子女较多, 生活条件优裕, 往往集体主义思想意识淡薄、责任心差、缺乏合作精神。这种行为习性严重阻碍他们在学习期间与同学友好相处, 毕业后与同事密切合作。知识经济更强调人与人的合作, 讲求团队精神, 顾全大局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更好地尊重人、理解人、宽容人, 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用理智与和平的方式处理那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公共关系提倡“全员公关”, 即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 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 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 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 全面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 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这将促使大学生们从自己将来取得事业成功的角度进一步认真审视团结互助、合作共事的实际人生价值, 从而发自内心需要, 树立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优良行为习性。并且在热情诚恳、宽容大度、谦和不骄等方面努力为自身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
第三, 公共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服务公众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任何社会组织, 都必须具有服务公众的思想意识。对于企业来讲, 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树立服务公众的经营理念, 以公众利益为导向, 积极维护公众利益。对于政府部门来说, 其主要公众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要真正摆正自己“人民公仆”的位置, 想人民群众所想, 急人民群众所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共关系特别强调组织与公众的互惠互利, 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现在在校学习的大学生, 将来毕业后都要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组织, 所以在学习中逐步树立起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 由于受一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方面新变化的影响, 使许多大学生容易走进个人奋斗, 不讲为人民服务, 将个人利益看得至高无上的误区, 不能摆正个人奋斗与服务社会、个人利益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系。因此, 通过公共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服务公众的意识, 克服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
二、公共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能力提高
公共关系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实务技巧的传授和训练, 因此, 公共关系除了促使个人观念更新外, 还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
第一, 公共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而大学期间的学习强调培养大学生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文科专业往往还是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 难以深入本专业的实际,也就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不活跃、缺乏创新能力, 也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公共关系的生命在于创新, 想象力和创造性是谋划公共关系活动中非常可贵的素质。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要求大学生解放思想, 大胆涉及, 果断行动, 敢于尝试, 敢于突破。把一些基本信息变成新鲜的、吸引人的东西, 策划的活动要别具一格, 令人耳目一新。通过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或案例分析, 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开动脑筋, 挖掘潜力, 促进自身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 公共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交际表达能力的提高。据调查, 许多大学生缺乏自信, 社会活动能力不强, 求职的技巧和方法很不熟悉, 口头表达能力低下。大学生就业后, 如何与上级、同事、下级沟通, 如何与客户沟通, 也需要公关理论的指导。口头表达方面, 通过公共关系学习和课堂实践, 一训练学生言能尽意, 准确的将自己的思想告知对方, 二要口齿清楚, 声音动听, 感染力强, 能引起公众的注意, 三要学会控制现场, 巧妙答话, 驾驭谈话方向, 营造良好的交谈氛围。书面表达方面,训练学生写作各种应用文稿特别视新闻稿件的写作。形体表达方面, 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的场合与目的, 运用手势、表情、姿势等来传达那些口头和书面难以表达的信息。司礼方面, 让学生通晓接待礼节、主动自我介绍原则、守时原则、不随便打断谈话礼节等基本知识。通过以上这些表达、社交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大学生在求职或实际工作中, 能够顺畅熟练的与组织领导、同事、下级、客户交流沟通, 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赢得组织领导的赏识, 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 公共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应变能力的提高。社会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客观环境的突然变化, 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同样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学习公共关系理论, 培养学生随时应付各种变化的心理准备和实际应变能力。当不利于组织发展的事件突降时, 迅速采取措施, 摸清事实原委, 控制事态发展, 引导舆论, 妥善处理后事。培养学生注意掌握灵活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特别是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更应该能屈能伸, 避开冲突, 以迂回形式达到既定目标, 这对于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来讲正是他们所缺乏的。而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往往表现出爱冲动、茫然不知所措, 甚至自暴自弃。通过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和操作, 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使学生的头脑更加灵活, 能够冷静的思考问题, 以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公共关系被认为是现代人进入现代社会的一张入场券, 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形象问题、服务意识、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操守, 是众多企业组织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也是大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 而公共关系在这些方面都能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较全面而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经验, 对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另外通过对大学生的公共关系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 提供给社会一种良好的关系氛围, 帮助人们获得一种心理自控能力和心理释放能力, 从而实现社会环境的优化, 推动整个社会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孟宪琴 [ 20:29:18


专题推荐:公共关系(394)矛盾(2)职业道德(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公共关系(394)矛盾(2)职业道德(2)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版权所有
  亚洲金融智库网主要提供风险管控,网络安全,舆论公关,金融法务,金融培训等相关资讯。